2009年6月ISO14000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试卷
(基础知识)
一、单选题
1.按照GB/T24001-2004标准的要求,组织应就将其环境方针进行传达,传达的范围应为( )。
(A)组织内的所有员工
(B)组织内的所有员工和所有的相关方
(C)组织内的所有员工以及所有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
(D)组织所使用的产品或服务所涉及的相关方
2.GB/T24001-2004标准的“环境”是指( )。
(A)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B)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C)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D)影响工作场所外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3.评价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环境影响时应考虑( )。
(A)环境影响的程度
(B)适用的法律法规
(C)内、外部相关方的关注
(D)以上全部
4.重要环境因素可以通过( )方式控制。
(A)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
(B)运行控制
(C)应急准备和响应
(D)以上全部
5.XX硫酸生产企业的废气排放应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是( )。
(A)《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B)《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6.无组织排放是指大气污染物( )。
(A)低矮排气筒的排放
(B)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
(C)杂乱无章的排放
(D)A+B
7.关于 GB/T24001-2004标准,下面哪一个提法是正确的?( )
(A)标准包含了一些针对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
(B)标准可能不适用于个别的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
(C)两个从事类似活动但具有不同环境绩效的组织可能都是符合标准要求的
(D)以上全部
8.一架飞机前四分钟按半速飞行,后四分钟按全速飞行,共飞了72千米,请选出以全速飞行速度是( )。
(A)360KM
(B)540KM
(C)720KM
(D)960KM
9.一个浴缸放满水用30分钟,放光水用50分钟,如果进水和出水的速度保持均速.要多第时间才能放满一缸水( )。
(A)60分钟
(B)75分钟
(C)90分钟
(D)120分钟
10.尽管在哮喘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进步,该病引起的死亡率在前十年中都达到了之前的两倍,针对这一现象有2种可能的解释:1、哮喘病记录在前十年中比以前更为完全和准确;2、城市污染加剧,但在某些长期具有完整医疗记录并且记录程度极小或无污染的城市中,哮喘死亡率也在增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正是哮喘病患者为减轻症状而使用的支气管吸水器导致了死亡率的上升。( )
(A)前十年中城市污染程度并未翻倍
(B)即使按照说明书使用,支气管吸入器也并不安全
(C)使用支气管吸水器将加剧哮喘病患者通常具有的其他病症,而这些病症往往会产生致命的结果,即使哮喘病本身并不治病。
(D)引起哮喘病死亡率增长的原因可能是城市污染的加重,哮喘病死亡率记录的改进或者支气管吸入器的使用。
11.从事下列哪些活动的单位须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批准( )。
(A)从事收集危险废物经营活动
(B)从事收集危险废物活动
(C)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
(D)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活动
12.攀比效应,指社会经济活动中某些相关经济变量之间或经济利益主体在利益分配方面存在的相互影响,轮番推进的现象。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攀比效应的一项是( )。
(A)甲和乙在比谁跑得快,并约定输者请对方喝酒。
(B)甲公司技术人员到乙公司车间参观,并在决心要向乙公司学习。
(C)企业职工在工资收入方面相互对比,并要求本单位上调工资,增加收入。
(D)省公安厅比较两县公安局抓获小偷的数量后,认为甲县治安好。
二、判断题
1.GB/T24001-2004标准是非强制性标准。因此,实施并申请GB/T24001-2004认证的组织不必对标准规定的所有条款予以满足。( )
2.ISO9001是ISO14001的规范性引用文件。( )
3.组织应定期评审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 )
4.组织应确保被确定为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都具备相应的能力。(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于液态废物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的污染防治。( )
6.环境管理体系策划时所获得的信息可用于环境管理体系其他要素(如运行控制、监测和测量等)的建立和运行。( )
7.向大气排防粉尘的排污单位,必须采取除尘措施。( )
8.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 )
9.根据GB/T24001-2004中“4.5.4”记录控制条款,组织应建立并保持必要的记录,但并不要求为此而建立程序。( )
10.GB/T24001标准“4.4.3信息交流”,强调的是信息的传递,而不是处理。( )
三、多选题
1.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
(A)环境方针
(B)目标和指标
(C)体系所覆盖范围的描述
(D)标准所要求的程序
2.以下描述符合环境因素定义的是( )。
(A)二氧化硫的排放
(B)水质恶化
(C)噪声排放
(D)空气污染
3.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一个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最高排放浓度和最高排放速率两项指标,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
(B)在97年1月1日前后设立的污染源所执行的标准值不同
(C)在97年1月1日前后设立的污染源为新污染源,后设立的为现有污染源
(D)关于排放速率,现有污染源分为二、三级,新污染源分为一、二、三级
4.对于组织使用的产品中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将适用的程序和要求通报( )。
(A)供方
(B)合同方
(C)邻居
(D)环保局
四、填空题
1.污染物按性质分为( )类。
2.GB/T24001标准4.5.4要求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记录的标识、存放、( )、检索、留存和处置。
3.持续改进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 )的改进。
4.某人乘车上班,如果车速减低20%,则在路上的时间将增加( )%。
5.组织定期检查环境管理体系各要素是否有效实施。( )
6.某化工厂现场正在对硫酸储罐砌围堰。( )
五、简答題
1.简述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之间的关系。
2.简述污染预防的概念,污染预防措施的优先原则。
3.某组织提供了法律法规清单,但没有落实到具体的环境因素,是否不符合